黑龍江干流全線開江 嫩江松花江黑龍江防凌工作取得全面勝利
- 分類:行業新聞
- 作者:
- 來源:
- 發布時間:2019-01-22
- 訪問量:214
【概要描述】本站訊5月4日,黑龍江干流上游漠河縣洛古河江段開江。至此,嫩江、松花江、黑龍江干流均已全線開江。開江期間,黑龍江上游干流局部江段發生流凌卡塞并形成冰壩,由于處置及時,沒有發生大的險情災情,嫩江、松花江、黑龍江防凌工作取得全面勝利?! 〗衲炅枨橹饕腥齻€特點:一是開江日期普遍偏早。黑龍江干流5月4日全線開江,較常年提前2~6天;嫩江干流4月20日全線開江,除石灰窯段偏晚1天外,其它江段提前1~11天
黑龍江干流全線開江 嫩江松花江黑龍江防凌工作取得全面勝利
【概要描述】本站訊5月4日,黑龍江干流上游漠河縣洛古河江段開江。至此,嫩江、松花江、黑龍江干流均已全線開江。開江期間,黑龍江上游干流局部江段發生流凌卡塞并形成冰壩,由于處置及時,沒有發生大的險情災情,嫩江、松花江、黑龍江防凌工作取得全面勝利?! 〗衲炅枨橹饕腥齻€特點:一是開江日期普遍偏早。黑龍江干流5月4日全線開江,較常年提前2~6天;嫩江干流4月20日全線開江,除石灰窯段偏晚1天外,其它江段提前1~11天
- 分類:行業新聞
- 作者:
- 來源:
- 發布時間:2019-01-22
- 訪問量:214
詳情
本站訊5月4日,黑龍江干流上游漠河縣洛古河江段開江。至此,嫩江、松花江、黑龍江干流均已全線開江。開江期間,黑龍江上游干流局部江段發生流凌卡塞并形成冰壩,由于處置及時,沒有發生大的險情災情,嫩江、松花江、黑龍江防凌工作取得全面勝利。
今年凌情主要有三個特點:一是開江日期普遍偏早。黑龍江干流5月4日全線開江,較常年提前2~6天;嫩江干流4月20日全線開江,除石灰窯段偏晚1天外,其它江段提前1~11天;松花江干流4月12日全線開江,較常年提前3~9天。二是冰層厚度普遍偏厚。受冬季氣溫偏低等因素影響,黑龍江、松花江、嫩江的最大冰厚分別為1.48米、1.19米和1.16米,均達到或超過歷史最大冰厚均值。三是凌情總體平穩。開江期間,江河凌情總體平穩,僅上游部分江段出現短時卡塞冰壩。4月25~28日,黑龍江上游干流洛古河段、鷗浦段由于河道水位偏低,河道中出現淺灘,導致水流動力不足,流凌不暢出現卡塞并形成冰壩,隨著氣溫升高,卡塞和冰壩逐漸解體消失。
國家防總高度重視嫩江、松花江、黑龍江防凌工作,強化應急值守,密切關注凌情變化,多次召開會商會,安排部署防凌工作,派出工作組指導協助地方做好防凌各項工作。
黑龍江省委、省政府和各級防指認真落實防凌措施,全力保障防凌安全。一是督促落實責任制。省防指提前下發通知,督促落實市、縣、鄉鎮、村屯責任人。各級責任人凌汛期及時上崗到位,深入沿江一線督促指導防凌工作。二是加強會商研判。根據凌情變化,省防指多次組織氣象、水文部門會商,在開江關鍵期與俄羅斯有關地方開展聯合會商,加強信息交換,共同防范凌汛災害。三是強化監測值守。省防指提前開始24小時值班值守,在易發凌汛江段增設臨時監測站點,實時監視開江動態。四是科學調度樞紐工程。開江期間,科學調度松花江大頂子山航電樞紐和牡丹江蓮花電站平穩泄流,為松花江下游平穩開江創造有利條件。五是實施破冰減災。省防指組織有關部門和地方主動對漠河縣、塔河縣和呼瑪縣7處易形成冰壩卡塞江段實施防凌爆破破冰作業,破冰長度9公里,破冰面積約30萬平方米,為黑龍江順利開江提供保障。六是有效應對流凌卡塞和冰壩。在黑龍江上游干流局部江段發生流凌卡塞并形成冰壩后,省防指組織加密水情、凌情監測,派出工作組趕赴現場指導防凌工作,落實搶險隊伍和物料等各項防范措施,及時有效應對,沒有發生大的險情災情。
關鍵詞:
掃二維碼用手機看
上一個:
習近平:大國重器必須掌握在我們自己手里
下一個:
周學文會見全球水伙伴主席
上一個:
習近平:大國重器必須掌握在我們自己手里
下一個:
周學文會見全球水伙伴主席
所屬分類概要描述: 新聞中心
濱州十年林水會戰建成現代水利公共服務體系

2021-01-21
自2008年實施林水會戰10年以來,我市水利工作突出抓好供水保障、推進水生態建設、強化水利改革管理,全力做好節水增效、飲水提升、蓄水增容、清河護水、生態保水、改革管水“六大民生水利工程”,有效提升了水利支撐經濟社會發展的保障水平,建成了現代水利公共服務體系。
2008至2013年,按照全市林水會戰第一個五個年規劃,我市主要對“八河九渠”,即黃河、小清河、徒駭河等八條境內主要河道和簸箕李、白龍灣、小開河等九條主要干渠進行了綜合治理。2013年之后實施的林水會戰第二個五年規劃,水利建設集中打造水生態文明城市、小農水重點縣、市級“四位一體”標準化方田、低洼易澇地塊治理、河道(水庫)蓄水、骨干溝渠清淤及路域水系治理等重點工程,完善各類基礎設施,全面提高了水資源供給、水災害防御和水生態保護三大安全保障能力。2017年以來,水利建設以完善農業基礎設施、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為目標,按照“耕地灌區化、灌區節水化、節水長效化”的標準,著力實現農田灌溉由大水漫灌向高效節水和水肥一體化轉變,農村供水由面上覆蓋向規?;嵘D變,河道水系由傳統清淤整治向生態化綜合治理轉變,工程建設由“以建為主”向“建管并重”轉變。
2017年,聚焦“提檔升級”和成功創建“國家水生態文明城市”,全市重點水利工程扎實推進,灌區工程實施了小開河和簸箕李灌區年度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工程,完成投資3465萬元,大大提升了灌區引水、輸水能力;節水灌溉工程完成小農水重點縣年度工程總投資1.35億元,新增高標準農田12萬畝,完成小型農田節水灌溉工程面積22.8萬畝;徒駭河廿里堡閘工程全面開工,累計完成投資980萬元,將于2018年主汛期前完成主體工程建設;南水北調配套工程及其附屬工程全面建成投入使用,累計完成投資31.76億元。飲水安全工程完成濱城區2016年度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投資2000萬元,受益人口18萬人,完成鄒平山區年度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項目資金1700萬元;推進無棣縣水廠和管網提升改造工程,累計完成投資1.6億元,出廠水水質達到直飲水標準,受益人口22.4萬人;累計投資800余萬元完成全市城鄉供水水質檢測中心建設高精密設備安裝,順利完成42項生活飲用水、29項地表水的CMA認證,檢測水平持續提升。
全市水生態建設和水利改革管理順利推進。目前,水生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累計完成重點任務100項,亮點示范項目12項;城區水系連通工程實現“清水入河、入湖、入城”建設管理目標,北環河、南環河、西沙河、新立河、張肖堂干渠等城區河道治理相繼完成,城區水系持續改善。農業水價綜合改革完成73萬畝。河長制工作全市共公布河湖498條、河長6140名,設立河長公示牌2745塊、落實河管員2749名,“清河行動”累計排查違法事項2620處,違法面積2353萬平方米。
實施民生水利工程,疏浚了美麗濱州的“血脈”。實施“林水會戰”以來,我市新增和恢復蓄水能力3.17億立方米,完成各類水利工程6571項,清淤疏浚河道、渠道14500余公里,改善和恢復灌溉面積293.6萬畝,完成水土保持綜合治理面積346.7平方公里,解決了182.6萬農村居民和學校師生的飲水安全問題。全市水系的脈絡框架得到進一步優化升級,“大水網”的架構基本形成,推動我市由“水瓶頸”向“水支撐”的根本性轉變。配合農業開發、小農水工程、市級方田建設、易澇洼地綜合整治項目的實施,全市有300多萬畝農田變成了“田成方、林成網、水成系、旱能澆、澇能排”的高標準方田,100多萬畝鹽堿荒灘變成了充滿生機的綠洲。方田建設給群眾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項目區的農田灌溉周期由原來10天縮短到3-5天,灌溉成本由原來的每畝次30-35元降到每畝次15元左右。
自2008年實施林水會戰10年以來,我市水利工作突出抓好供水保障、推進水生態建設、強化水利改革管理,全力做好節水增效、飲水提升、蓄水增容、清河護水、生態保水、改革管水“六大民生水利工程”,有效提升了水利支撐經濟社會發展的保障水平,建成了現代水利公共服務體系。
2008至2013年,按照全市林水會戰第一個五個年規劃,我市主要對“八河九渠”,即黃河、小清河、徒駭河等八條境內主要河道和簸箕李、白龍灣、小開河等九條主要干渠進行了綜合治理。2013年之后實施的林水會戰第二個五年規劃,水利建設集中打造水生態文明城市、小農水重點縣、市級“四位一體”標準化方田、低洼易澇地塊治理、河道(水庫)蓄水、骨干溝渠清淤及路域水系治理等重點工程,完善各類基礎設施,全面提高了水資源供給、水災害防御和水生態保護三大安全保障能力。2017年以來,水利建設以完善農業基礎設施、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為目標,按照“耕地灌區化、灌區節水化、節水長效化”的標準,著力實現農田灌溉由大水漫灌向高效節水和水肥一體化轉變,農村供水由面上覆蓋向規?;嵘D變,河道水系由傳統清淤整治向生態化綜合治理轉變,工程建設由“以建為主”向“建管并重”轉變。
2017年,聚焦“提檔升級”和成功創建“國家水生態文明城市”,全市重點水利工程扎實推進,灌區工程實施了小開河和簸箕李灌區年度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工程,完成投資3465萬元,大大提升了灌區引水、輸水能力;節水灌溉工程完成小農水重點縣年度工程總投資1.35億元,新增高標準農田12萬畝,完成小型農田節水灌溉工程面積22.8萬畝;徒駭河廿里堡閘工程全面開工,累計完成投資980萬元,將于2018年主汛期前完成主體工程建設;南水北調配套工程及其附屬工程全面建成投入使用,累計完成投資31.76億元。飲水安全工程完成濱城區2016年度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投資2000萬元,受益人口18萬人,完成鄒平山區年度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項目資金1700萬元;推進無棣縣水廠和管網提升改造工程,累計完成投資1.6億元,出廠水水質達到直飲水標準,受益人口22.4萬人;累計投資800余萬元完成全市城鄉供水水質檢測中心建設高精密設備安裝,順利完成42項生活飲用水、29項地表水的CMA認證,檢測水平持續提升。
全市水生態建設和水利改革管理順利推進。目前,水生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累計完成重點任務100項,亮點示范項目12項;城區水系連通工程實現“清水入河、入湖、入城”建設管理目標,北環河、南環河、西沙河、新立河、張肖堂干渠等城區河道治理相繼完成,城區水系持續改善。農業水價綜合改革完成73萬畝。河長制工作全市共公布河湖498條、河長6140名,設立河長公示牌2745塊、落實河管員2749名,“清河行動”累計排查違法事項2620處,違法面積2353萬平方米。
實施民生水利工程,疏浚了美麗濱州的“血脈”。實施“林水會戰”以來,我市新增和恢復蓄水能力3.17億立方米,完成各類水利工程6571項,清淤疏浚河道、渠道14500余公里,改善和恢復灌溉面積293.6萬畝,完成水土保持綜合治理面積346.7平方公里,解決了182.6萬農村居民和學校師生的飲水安全問題。全市水系的脈絡框架得到進一步優化升級,“大水網”的架構基本形成,推動我市由“水瓶頸”向“水支撐”的根本性轉變。配合農業開發、小農水工程、市級方田建設、易澇洼地綜合整治項目的實施,全市有300多萬畝農田變成了“田成方、林成網、水成系、旱能澆、澇能排”的高標準方田,100多萬畝鹽堿荒灘變成了充滿生機的綠洲。方田建設給群眾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項目區的農田灌溉周期由原來10天縮短到3-5天,灌溉成本由原來的每畝次30-35元降到每畝次15元左右。
全面筑牢水利工程質量防線

2020-10-23
近日,在新塍鎮潘家浜大通圩區整治工程的建設現場,區水利工程質量監督站的工作人員叫停了一名未戴安全帽的施工人員,并掏出手機打開一款APP,在“問題”中選擇了“安全防護設施不到位”,在具體描述中輸入了“施工現場人員未戴安全帽”。在接下來的檢查過程中,工作人員每到一個現場,都會通過APP記錄相關問題。
采用移動APP提高水利工程質監實效,是今年秀洲區進一步加強在建水利工程質量監督的舉措之一。記者了解到,該APP全名為“質量安全監督移動工作平臺”,是浙江省質監中心為提升全省質監工作標準化、信息化、規范化水平,推動轉變質監工作方式、提高質監工作效率而開發的網上質監信息管理平臺。
“依托移動質監APP,每個工程、每次檢查活動都有獨立且唯一的編碼,這保證了檢查意見指向的明確性,監督檢查意見同步傳輸至省水利工程質量安全監督網,并利用電腦終端下載輸出書面意見,做到現場檢查,及時書面反饋,進一步滿足了質監工作依據充分、程序簡便、執行及時的要求,大大提高了質監效率?!眳^水利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各項水利工程是防汛的堅強保障。記者了解到,今年初以來,為全面夯實防汛基石,區水利局除借助移動APP強化監管外,還對全區報建工程開展了三次質量強制性檢測專項行動,對在建工程施工實體質量進行了細致檢查。
今年的專項行動,區水利局主要針對潘家浜大通圩區、新王橋圩區和王油圩區,采取了原材料抽檢、混凝土結構回彈法、鉆芯法等進行現場抽樣檢測,現場見證取樣?!皬娭菩詸z測活動的開展與深入,能更及時發現水利工程建設存在的質量安全隱患,對于提高全區水利工程的建設質量具有重要意義?!眳^水利局相關負責人說。
據介紹,近年來,依托區財政專項撥款的檢測經費,區水利局在不提前通知、不明確時間、不確定部位的“三不”前提下,對水利工程質量開展突擊抽檢。三年共抽查了87個工程項目,累計檢測826個數據。這些數據客觀及時地反映了工程實體質量,提升了各參建方質量意識,提高了質量監督工作的科學性與權威性。通過檢查,區水利局先后在油車港加高加固工程、長水塘灌區節水配套改造項目、王新圩區二期工程、洪合泰石橋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中發現一些質量不達標的項目,并隨即要求返工處理,對不積極整改的兩家參建單位處以暫停在秀洲區開展業務6個月的處罰。
記者了解到,下一步,區水利局將進一步加大不定期檢測力度,擴大檢測范圍,加密檢測頻率,努力打造好水利建設項目施工單位自檢、監理單位平行抽檢、項目法人第三方檢測和政府強制性檢測四方面相結合的質量檢測管理體系,牢筑全區水利工程質量防線。
近日,在新塍鎮潘家浜大通圩區整治工程的建設現場,區水利工程質量監督站的工作人員叫停了一名未戴安全帽的施工人員,并掏出手機打開一款APP,在“問題”中選擇了“安全防護設施不到位”,在具體描述中輸入了“施工現場人員未戴安全帽”。在接下來的檢查過程中,工作人員每到一個現場,都會通過APP記錄相關問題。
采用移動APP提高水利工程質監實效,是今年秀洲區進一步加強在建水利工程質量監督的舉措之一。記者了解到,該APP全名為“質量安全監督移動工作平臺”,是浙江省質監中心為提升全省質監工作標準化、信息化、規范化水平,推動轉變質監工作方式、提高質監工作效率而開發的網上質監信息管理平臺。
“依托移動質監APP,每個工程、每次檢查活動都有獨立且唯一的編碼,這保證了檢查意見指向的明確性,監督檢查意見同步傳輸至省水利工程質量安全監督網,并利用電腦終端下載輸出書面意見,做到現場檢查,及時書面反饋,進一步滿足了質監工作依據充分、程序簡便、執行及時的要求,大大提高了質監效率?!眳^水利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各項水利工程是防汛的堅強保障。記者了解到,今年初以來,為全面夯實防汛基石,區水利局除借助移動APP強化監管外,還對全區報建工程開展了三次質量強制性檢測專項行動,對在建工程施工實體質量進行了細致檢查。
今年的專項行動,區水利局主要針對潘家浜大通圩區、新王橋圩區和王油圩區,采取了原材料抽檢、混凝土結構回彈法、鉆芯法等進行現場抽樣檢測,現場見證取樣?!皬娭菩詸z測活動的開展與深入,能更及時發現水利工程建設存在的質量安全隱患,對于提高全區水利工程的建設質量具有重要意義?!眳^水利局相關負責人說。
據介紹,近年來,依托區財政專項撥款的檢測經費,區水利局在不提前通知、不明確時間、不確定部位的“三不”前提下,對水利工程質量開展突擊抽檢。三年共抽查了87個工程項目,累計檢測826個數據。這些數據客觀及時地反映了工程實體質量,提升了各參建方質量意識,提高了質量監督工作的科學性與權威性。通過檢查,區水利局先后在油車港加高加固工程、長水塘灌區節水配套改造項目、王新圩區二期工程、洪合泰石橋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中發現一些質量不達標的項目,并隨即要求返工處理,對不積極整改的兩家參建單位處以暫停在秀洲區開展業務6個月的處罰。
記者了解到,下一步,區水利局將進一步加大不定期檢測力度,擴大檢測范圍,加密檢測頻率,努力打造好水利建設項目施工單位自檢、監理單位平行抽檢、項目法人第三方檢測和政府強制性檢測四方面相結合的質量檢測管理體系,牢筑全區水利工程質量防線。
【尋找重慶基層水利實干家】“幕后”的速度與激情 重慶首獲魯班獎的水利工程背后亦有他的功勞

2020-08-27
習近平:大國重器必須掌握在我們自己手里

2020-06-29
黑龍江干流全線開江 嫩江松花江黑龍江防凌工作取得全面勝利

2019-01-22
周學文會見全球水伙伴主席

2018-11-23
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 水利部黨組開啟新一輪巡視工作
